转变观念发展IPTV  收入总量比ARPU值更重要
杨庆广| 中国电子报| 2007-01-31

【流媒体网】摘要:在IPTV音视频标准领域就存在MPEG2、MPEG4、H.264以及AVS等多个标准。这对实现IPTV设备的标准化无疑是非常不利的,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编码格式都有着自己的优势,短期内编码格式之争难以结束。


    2006年底中国宽带上网用户已经达到了5189.9万户,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1454.9万户。随着宽带的进一步普及,固网运营商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各种宽带增值业务的开发,宽带应用产业链正逐步形成,面向大众市场围绕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内容开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IPTV的出现和发展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的出现不仅成为推动宽带业务发展的新力量,也成为固网运营商增加收入的希望所在。现在IPTV在中国已成为星火燎原之势,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积极在各地设点布局,大力推进IPTV的商用化进程。但是由于IPTV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一个新兴的业务,在拓展IPTV业务时还需要解决运营模式、技术标准等重要问题。

收入总量比ARPU值更重要

    2006年固网运营商的日子过得日趋艰难,其传统的语音业务受到移动语音的不断替代,不仅仅没有获得大的增长,反而有下滑的趋势,加之在2006年固网运营商仍旧没有获得移动运营牌照,也就不能通过全业务运营来提升收入水平,所以固网运营商就不得不把目光更多地放在自己的现有资源挖掘上。IPTV作为宽带融合应用的典型代表自然就会受到固网运营商的重视。不过在IPTV业务的拓展上,固网运营商需要开拓新的思路,不应当把目光过多地放在ARPU值上面。

    UT斯达康相关负责人表示运营商在开展IPTV业务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提高ARPU值上。这是因为ARPU值逐渐下降本身就是现代电信业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而且过高的价格并不利于IPTV的发展。运营商应当通过相对较低的定价来吸引大量的用户使用IPTV,进而通过用户数量的扩张来提升收入总量。

    在目前中国的两个IPTV标杆市场上,黑龙江网通和上海电信的定价策略就比较明智,没有把IPTV定位于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高端业务,而是设定了一个较低的进入门槛,这样就让用户能够更加容易接受IPTV。由于正确的定价策略,两地IPTV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编码格式之争尚未结束

    IPTV现在虽然已经有了规模商用的成功案例,但是IPTV毕竟还是新生事物,很多地方还没有发展成熟,在IPTV音视频标准领域就存在MPEG2、MPEG4、H.264以及AVS等多个标准。这对实现IPTV设备的标准化无疑是非常不利的,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编码格式都有着自己的优势,短期内编码格式之争难以结束。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燕风说:“MPEG4非常适合于交互式AV服务及远方监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但是由于各厂商为了各自利益,都拥有各自的私有定义,这导致MPEG-4解码器在各厂商之间也不能兼容,这成为其在IPTV中实现产业化的一大障碍。而H.264是由ITU-T和ISO/IEC联合制定的,对解码兼容性有着明确的定义,抗误码能力强,适用于丢包率高、干扰严重的信道传输。与MPEG-4相比,H.264的编码效率提高了50%。以某高带宽视频信号为例,MPEG-4编码需要16M带宽,而H.264只需要6M,这表明H.264具有节约带宽的优势,H.264有望成为近期内的主流。中国的自主标准AVS有着自己的优势,其编码效率与MPEG-4、H.264相当,专利费用也明显较低,而且现在还获得了中国网通的支持。不过,AVS的产业链发育还仍处于萌芽期,而MPEG-4、H.264在产业化方面早就占据了先机。IPTV来不及等待AVS的成熟,今后的编解码标准应该会是走向多格式兼容。”

    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交换与数据研究部张宇恒则对AVS充满了信心,他说:“目前中国电信确定采用的是H.264,中国网通则在力挺AVS。如果AVS经过验证其图像质量、商用情况满足商用要求,中国电信相信也会向AVS方向进军。”

    其实除了编码格式之外,终端的标准化也是一个制约IPTV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海电信IPTV项目组组长杨炳丰说:“终端的标准化问题阻碍了IPTV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国际上也存在不同厂家的系统和终端无法兼容和互通的问题,第三方机顶盒很难引入,对增值业务开发也有一些影响。从总体上看,为了加快整个产业和行业的规范,应该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厂商遵循标准规范。这对下一阶段整个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设备厂商收益受制政策环境

    IPTV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厂商的关注,UT斯达康、中兴、华为等厂商都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研发,但是受制于中国的IPTV管制环境,设备厂商的收益目前还是更多地依赖于政策环境的宽松程度。

    张宇恒说:“对于IPTV设备厂商来说如果政策放行,IPTV就会全面铺开,设备市场肯定会大增。如果政策不放行,则设备市场还会处于缓慢前行的情况。”

    除了政策环境之外,主力厂商对配套厂商的整合能力也很重要,李燕风说:“从系统设备看,大的厂商都需要其他厂商的设备配合,如UT斯达康在上海使用思科的交换机,象HP的服务器在河南IPTV得到应用。很难想象,一个设备厂商提供全系统设备,肯定会不断地有新的厂商加入到IPTV产业链中来。设备市场格局目前还很难看出端倪,关键在于现有主力厂商寻找那些合作伙伴共同提供全系统设备。”

    随着IPTV产业链的不断成熟,电信运营商与设备厂商的沟通和协调将进一步加强。设备提供商在市场启动初期,通过与运营商的深度合作,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和市场份额,而运营商则可以通过大批量采购,有效压缩设备成本,双方均获益,此类深度合作模式将逐渐强化。

    ■相关链接

    典型IPTV市场发展状况

    1.哈尔滨

    哈尔滨通信公司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准备开展IPTV业务,最后采用了UT斯达康公司的Rolling Stream系统,并于2005年5月17日联袂上海文广集团正式推出“IPTV-百视通”业务,一期规模为10万户。

    IPTV业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哈尔滨人民的热烈欢迎。IPTV也是数字电视的多元表现形态,符合国家三网融合的大趋势。哈尔滨IPTV业务在推广中,紧紧抓住了IPTV的特点,打出了“互动电视——新一代数字电视”、“我的电视我作主”等宣传口号,与当地的有线数字电视一起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在正式放号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IPTV的用户数就冲破了2万户这个“业内瓶颈”,截至2006年12月底用户数已达到10万。

    2.上海

    经过上海浦东一年的试点,2006年5月底,上海电信进行大规模IPTV商用项目招标,IPTV业务覆盖到整个上海市的15个区,用户规划达到10万户。自2006年9月开始放号,仅仅过了一个月,截止到2006年10月7日,上海电信IPTV业务用户达到2.2万,已开通用户达到1万,其余1.2万用户也录入到了电脑营帐系统。而到了2006年12月底,用户数达到了6万户(含登记尚未开通用户)。

    考虑到用户消费水平的不同,上海电信推出了小康型、时尚型、全能型三个套餐。不过,选择全能型套餐的用户还是占据了52%。虽然这得益于上海市平均收入水平高,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IPTV的强大业务功能魅力。

    3.河南

    河南IPTV依托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整合了多项业务资源,针对行业用户运行了多个业务系统,有效地支援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二期工程在2006年4月完成了19400个行政村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三期将在2007年2月完成18000户,整个省域IPTV运营网络将部署完毕。

    河南威科姆公司是河南IPTV建设的主力军,公司为河南IPTV提供了解决方案、机顶盒、系统支持、业务内容整合、业务运营等支持。实际上,威科姆具备了虚拟运营商的特征。其IPTV平台已经进入河南、山西、内蒙古、新疆、江苏、山东、天津、北京等地农村和城市,而且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成本低廉、运营维护方便(机顶盒的价格最具竞争优势)。截至2006年12月底,威科姆科技已先后在12个省、自治区安装IPTV流媒体服务器900余台,可支撑超过92万用户。目前,威科姆已经定位于专业IPTV系统与终端提供商,并且酝酿在纳斯达克上市。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