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三网融合-刘韵洁:融合是技术趋势
佚名| 人民邮电报| 2006-06-07

    编者按

  随着网络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关于融合话题的讨论正在热烈展开:融合的驱动力是什么?融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实现融合?融合的意义以及对整个产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日前,在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网络融合高层论坛”上,来自政府、运营商、厂商的专家代表,对网络融合的话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全面介绍了当前网络融合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对未来融合的具体体现、实现方式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精彩、全面、细致的分析,将为我们全面了解融合这一热点课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日前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网络融合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对于网络融合的趋势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且对网络各个层面在融合中的作用进行了解析。刘韵洁表示,三网融合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刘韵洁认为,三网融合的驱动力除了技术发展之外,还包括运营商对于投资回报率以及降低建设成本、维护成本的要求;同时,用户业务需求的多样化与用户终端功能的综合化也迫切呼唤融合;而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国家信息发展战略中,都把三网融合作为信息领域的发展目标,这也进一步明确了融合的方向。

  据刘韵洁介绍,目前在国外,网络融合也取得了新的进展。首先在政策层面,很多国家实现电信与有线电视双向业务准入,并从法律上予以保证,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对电信和广播电视传输的管制纳入到统一的综合管制框架,从消费者、技术与市场的角度综合考虑电信与广播传送的融合,把内容和承载以及广播频率分配的管制相分离;在业务提供层面,IP和宽带接入的技术发展为三网融合提供了基础,融合业务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三网融合业务主要体现在电信和有线电视公司的“三重服务(triple-play)”和电信公司提供的IPTV上。其中美国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视公司都推出了基于三网融合的实际应用,例如:Comcast、TimeWarner、Cox、MediaCom、Charter、Cablevision等美国几大有线电视公司已经开始提供VoIP业务。有线电视公司的“三重”打包服务吸引了一些原电信公司的用户。例如2001年,美国电信市场就有200万用户离网,其中60%的用户是由于有线电视提供商推出了三重服务。

  刘韵洁认为,实现三网融合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其中把握网络各个层面在融合进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刘韵洁提出,光纤传输网的完善是三网融合的基础、承载网是三网融合的关键、核心业务网是三网融合的引擎、城域网和接入网是三网融合的保证。

  在承载网层面,存在着选择何种技术构建融合网络平台的问题,对此刘韵洁认为,路由器和ATM均不能充分适应,扩大网络带宽或网络轻载只是“尽力而为”的措施,而改造路由器和ATM的技术途径虽然比较彻底,但风险太大。那么,要在一个物理网络平台上同时运行多个业务网,需要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通过设计多个逻辑虚拟专网实现多业务,每个虚拟专网根据对应的业务确立自己的QoS级别及路由表,虚拟专网之间互相隔离解决了网络可靠性问题,实现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视频网的业务融合,为三网融合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中国联通已率先在全国330个城市实现了语音、视频、互联网、数据和CDMA1X等网络融合。刘韵洁认为,IP/MPLS应该是网络融合首选的技术路线,YankeeGroup的咨询报告指出,全球20家收入最大的电信公司中有17家采用了IP/MPLS技术作为网络融合的解决方案。研究报告表明,国外运营商网络融合的时间为2004年~2006年。

  关于核心业务网的融合,刘韵洁认为是能够解决业务体系垂直独立、实现彻底分层融合的有效途径,并且实现统一资源,包括共享数据、单一用户属性、使用户体验更加完整等。目前软交换的演进趋势是向基于IMS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演进。

  关于三网融合所带来的机遇,刘韵洁认为,电信与广电的网络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各自的网络优势,开展相互适应的业务;促进合作,形成双赢、多赢。价值链是核心,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将不断发展演变。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