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与网络互补
糜正琨  南京邮电学院教授| 人民邮电报| 2004-11-01


    下一代业务三大方向:
    ●个性化:提供贴近用户的服务
    ●移动性:统一用户体验,发展位置业务
    ●多媒体网络融合:结合数据通信与音视频通信


    说起下一代网络业务,经常提到的词汇就是“杀手级应用”,人们期望NGN能提供现有网络无法提供的、又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全新业务。其实,究竟什么是未来网络的杀手级应用,至今并无定论。下一代网络业务不但和技术相关,还和业务效益、用户覆盖面、消费习惯乃至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它们表明NGN业务的成长也必然要经历一个市场探索的过程。


    目前业界针对不同的用户群构想了不少业务。从技术角度考虑,有前景的下一代业务将会沿着下述三个方向发展。一是个性化业务,可根据用户的不同个体需求和偏好提供最贴近的服务,以灵活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要。相对而言,由于网络结构的制约,传统固定通信网推行此类业务显得“捉襟见肘”。二是移动性业务,这里指的并不是基本的移动通信能力,而是指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由移动通信网提出但尚未很好解决的VHE(虚拟原籍环境)业务,意指无论用户位于什么地点、处于什么网络、使用什么终端,都能为其提供同样的服务、同样的接口和同样的个性化特征。其次是位置业务,也就是在定位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紧急业务、跟踪呼叫以及各种位置相关的信息服务。这里的定位包括通过移动接入和固定接入的定位。三是多媒体网络融合业务,该类业务应能充分体现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融合,体现数据通信和音视频通信的结合,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综合通信能力。


    为了支持网络的平滑演进,人们常提出下一代网络应支持传统通信网所有业务的要求,对于这一点倒是不必苛求。某些业务,例如预付费、主叫号码显示等即使在未来网络中仍然十分重要,因此必须予以支持,而某些业务其实在下一代网络中并非必要,不必要求其一定要实现。将资源集中用于研究和开发有前景的下一代业务将是更为有效的发展策略。

    为了实现上述业务发展方向,必须充分借鉴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传统电信网的业务提供机理,引入全新的业务结构和业务技术。有三个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将在今后的网络演进中得到体现。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将网络控制层和业务层分离,将传统电信网两者之间基于智能网的封闭式接口更新为下一代网络基于API的开放式接口,从而将底层网络能力向业务层开放,同时利用API屏蔽复杂的底层网络实现细节,使得业务开发者可以便捷地调用各种网络的能力,快速开发出可以融合通信网和Internet的下一代业务。由3GPP提出并为3GPP2所认可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和开放式业务接入(OSA)充分采用了上述思想,体现了未来的业务架构方向,其体系结构和软交换网络完全一致,接口同样采用源于固定网的Parlay标准,因此被认为是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FMC)的重要基础。当然,由于Parlay标准及其协同实现技术还在完善之中,NGN规模还不大,近期运营商主要还将通过自己设置的应用服务器来提供业务,其接口主要采用已被确认为NGN主导控制协议的SIP协议。这种SIP应用服务器方法的特点是易于实现,但是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其次,为了适应上述开放式业务架构,必须充分重视运用计算机网络中的分布计算技术,以支持第三方业务提供商的介入。这里除了利用第二代分布计算技术实现网络能力的远程调用以外,还包括利用新一代分布计算技术支持分布式业务创建。第三,为了支持下一代融合的多媒体业务,除了业务控制接口和通常的业务控制逻辑以外,还需考虑业务控制和网络资源控制的交互关系,特别是对于诸如流媒体、内容分发等多媒体内容提供业务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所提供业务的质量。对于这一点目前考虑得还很欠缺。

    在开发下一代业务时,应注意坚持两个理念。首先,由于NGN是面向通信应用的IP网络,因此在开发业务时必须注意将电信网的成熟技术和经验与Internet的成功应用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说,Internet业界研究的是IP网络层的基础技术,而NGN着眼于如何将IP网络技术用于电信应用,因此两者应该是优势互补,而不是互斥的关系。其次,下一代业务的开发必须由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业务提供商合作进行,尤其是网络运营商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最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信息,应该在下一代业务开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设备制造商的侧重点是开发通用开放的业务平台,为网络和业务运营商提供便捷的编程接口。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